摄影师姓名或ID:    密 码:     取回密码  摄影作者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中文简体        ·English

·珍爱湿地 走进大庆——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7月中旬开幕  ·中国北方著名旅游景点——河北野三坡鱼谷洞  ·湖上园林——扬州瘦西湖  ·河北正定南城门失火 千年古城灰飞烟灭  ·中国第一银滩——广西北海银滩  ·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之民族工业 强国之本  ·瑞金市公安局举行被盗摩托车发还大会  ·三亚春节游广受热捧 订房、出行成“两难”  ·禾木风光  ·新春将至 引爆旅游抄底高峰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风景  ·东方之珠 魅力香江——中国·香港  ·人间天堂 无锡太湖美景  ·川西门户 边陲重镇——四川松潘古城  ·冬季南方旅游渐热 海南三亚提前一个月  
更多>>
中国第一座天文博物馆——北京古观象台
CCN传媒图片网 www.ccnpic.com  责任编辑:罗晓娜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中心长安街东端,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古观象台曾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改称为中央观象台,成为民国初年的国家天文台,1929年停止观测,更名为国立天文陈列馆,成为中国第一座天文博物馆。

018-2161 北京古观象台

ID:018-2161 北京古观象台   图片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始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称作“观星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清代接收了明观星台的建筑和仪器,改称“观象台”,至今在台体南侧的门洞上方还留有石刻“观象台”三个大字。北京古观象台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持续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天文台。

 

  北京古观象台历史悠久,建筑、院落完整,仪器配套齐全,是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主要游览项目有清代天文仪器、中国古代天文学展览和院落中陈列的元、明时代的天文仪器复制品。古观象台的代表性景点有:古观象台。观象台台体高13.75米,台上陈列着国之重宝––八架清代铜质天文古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玑衡抚辰仪)。这些仪器气势雄伟、铸造精湛,历经战火和种种磨难,至今仍保存完好,运转自如。以紫微殿、东西厢房和晷景堂为主的附属建筑群,建于公元1442–1446年。紫微殿内正中悬挂着匾额“观象授时”,经考据是乾隆皇帝的手书,两侧有一幅对联“敬协天行所无逸;顺敷星好敕时几”。紫微殿和东西厢房内陈列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展览。

018-2176 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

ID:018-2176 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   图片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018-2155 北京古观象台的铜制圭表

ID:018-2155 北京古观象台的铜制圭表   图片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院落中陈列的元、明时代各种天文仪器的铜质复制品,包括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的正方案、简仪(原大三分之一),原大明代浑仪、明代圭表和石质赤道式日晷。北京古观象台以建筑(包括台体和附属建筑群)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台上陈列着气势磅礴、精美雄浑、雕刻细腻的清代八架古天文仪器,台下是幽雅古朴、景致迷人的附属建筑群;观象台如此配套完整的巨型天文铜制古仪在世界上已是独一无二的了,它不仅是中西古典天文仪器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古代冶金铸造、机械工艺的重要遗存。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CCN传媒图片网 罗晓娜)

(文章来源:CCN传媒图片网)
Mr.
Mr.
ID:109773-04632
Mr.
Mr.
ID:109773-04637
Mr.
Mr.
ID:109773-04619
Mr.
Mr.
ID:109773-04634
Mr.
Mr.
ID:109773-04633
Mr.
Mr.
ID:107099-00084
Mr.
Mr.
ID:109773-04631
Mr.
Mr.
ID:107099-00079

本网所有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有需求请与版权所有者联系。

更多图片>>
相关图片      
精彩推荐